(圖片分享自網路)

30出頭的林小姐,兩年前開始在睡覺前眼前出現黑點、黑影跑動,有時候只出現在一隻眼前,有時候卻雙眼都會,這樣的情形常常發生,特別是在晚上,但是又不是每天都會出現。困惑的她決定求助於醫生,經視網膜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得了輕微的飛蚊症,這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並無需特別做任何治療。但是若狀況變嚴重如出現閃光、黑點大量增加或視野缺陷損等症狀,則有可能出現視網膜剝離的問題,需盡快就醫進行手術。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是飛蚊症患者,表示眼睛老化的年齡層比例正在下降,視力保健變成是全民的重要課題。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預防飛蚊症?飛蚊症又有那些症狀?若不幸患病,該怎麼治療?

 

何謂飛蚊症? 症狀該如何分辨?

飛蚊症的形成主要是因投入眼睛的光線將浮游在玻璃體的混濁物投影在視網膜上,而在視野中看到物體漂浮的現象。這些玻璃體浮游物在玻璃體中具有不同大小、形狀、濃稠度、折射率和能動性,並且通常都是以透明的型態呈現。當人還在年輕階段時,玻璃體是透明的,但是當人的眼睛開始老化後,玻璃體就會逐漸出現混濁的現象,而一般存在於人體眼中的浮游物就是因為玻璃體的退化變性所造成的。這些物體因為是漂浮在玻璃體當中,隨著眼球的轉動而移動,如同蚊子在眼前飛舞,故稱為「飛蚊症」,正確名稱是玻璃體混濁。

常見症狀如視線中會有一些不存在的黑影,可能是點狀、線狀、雲霧狀、蜘蛛網狀等。90%的飛蚊症是老化的問題,約10%是視網膜剝離的前兆,尤其是近視的病患,當視網膜產生破孔時,會拉扯到血管而導致出血,或視網膜色素掉下後,在玻璃體就會產生黑影的狀況,病患會忽然看到很多黑影,視網膜破洞、視網膜剝離都可能會造成失明,是需要治療的。

 

那些人容易得飛蚊症?

以台灣而言,老年人與高度近視者為容易患病的兩大高危險群。在40~50歲以上,眼睛老化明顯,就會產生飛蚊,大部份為玻璃體液化所造成,較嚴重者會造成後玻璃體膜剝落,但並非視網膜剝離,而是視網膜與玻璃體間的一個薄膜剝落,剝落後有時會出現環形的飛蚊,會有特殊的飛蚊現象;高度近視族群有可能在20~30歲就出現飛蚊,高度近視的眼軸被拉長,拉長後玻璃體在內部的分布會受到影響,更容易造成不均勻的狀況,不均勻就會出現雜質的沉澱,也就會所謂飛蚊的現象。若出現上述提及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尋求醫師的專業治療,避免延誤就醫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E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